藏羌回汉齐力谱华章,和谐松州换装展新颜

发布时间:2020-05-24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松潘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材料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创建办的具体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民族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为指引,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民族团结进步“九进+N”活动为抓手,进一步突出创建主题主线、拓展创建广度深度、丰富创建形式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一、健全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的创建格局

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福地建设”战略目标,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5个常委任组长的工作督导组,落实宣传教育、督查检查、典型评选、联席会议9项制度,创建专项经费30万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做到创建工作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2019年以来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听取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8次,召开全县性动员大会、工作推进会、业务培训会6余次。细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指标体系和考核测评验收办法,制定印发《松潘县2019年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等10余份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创建工作任务及责任,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四大家”班子合力抓、各级各部门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和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各行各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顺排工序、倒排工期”原则,把创建工作纳入年底绩效考核内容,围绕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加大创建工作督促指导力度,成立联合督查组,制定督查考核和检查验收方案,开展全覆盖、拉网式督查5次,随机抽查60余次,通报指导双发力,惩罚奖励齐压责,形成了“千斤重担千人挑,人人肩上有责任”的共创局面

二、筑牢思想根基,汇聚全民共创的社会正能

始终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九进+N”创建活动为重要抓手,大力弘扬“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文化内涵,共创共建共享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家园,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一是学习教育为抓手,铸牢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民族理论学习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把民族法律列入“七五”普法内容,把民族团结教育列入干部职工培训总体规划,组建懂藏汉双语、懂政策法规、懂民风民俗的“三懂干部”宣讲团和5支宣讲队,采取“领导讲+部门宣+专家训+干部传+群众谈”的融合模式,依托“两联一进”“户户访·人人忙”等活动架起民族团结进步连心桥,发挥碑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讲及“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教育活动6000余次,受教育群众2万人次,制发《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民族理论知识》等藏汉双语民族政策读本20000余册,引导干部群众了解和支持创建工作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入脑入心。二是深入宣传造声势,广泛动员齐参与突出抓9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系列活动,认真组织实施国庆70周年“藏羌回汉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趣味知识竞赛活动隆重举办“迎新春 促团结 树新风”为主题的群众文艺汇演,古城花灯节期间开展非遗节目演展、高原古城万人同跳民族花灯舞、“花儿朵朵”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积极动员各族群众参与创建工作将创建工作推向新的高潮。以联动联创为途径,兼顾“脱贫攻坚”、“两联一进”、“五城联创”、“扫黑除恶”等工作,制作大型广告宣传牌6处,更换民族团结进步灯箱广告牌220个,出租车、公交车变身“流动宣传站”,播放《红色土司》、《周恩来回延安》等红色经典电影1716场次最大限度凝聚民心,将“中华民族一家亲”和“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理念精神灌输到各族干部群众心中。三是传承保护倡新风,增强文化认同感。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结合文旅产业培育和旅游扶贫开发,加大对藏羌回汉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保护力度,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推荐唐卡绘画艺术、安多藏族服饰及皮具传统制作技艺(松州汪氏)参加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协助建设土琵琶研究传承人、羌族多声部研究传承人才等工作室,10所学校开展“非遗进校”活动,回汉万人同跳民族花灯舞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证书,各族群众文化荣誉感和自信心不断增强利用节庆集中展示少数民族服饰、歌舞、美食、民间工艺,呈现全各族群众勤劳奋进、团结和睦,交往交流交融的和美画卷拓宽网络宣传空间,建好网上共同家园。建设“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微矩阵,在松潘县人民政府官网、微松潘公众号、电视台等设立创建专栏,提炼各类创建相关信息1400余条,编发创建工作简报196期;开设创建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创建工作动态、民族政策法规宣传等316,其中国家民委采用1期,省民委采用6期、阿坝州民委采用17期,川报、人民网、搜狐网等采用10余期,拓宽创建宣传工作覆盖面,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

三、创新方式载体,推进民族团结的品牌提升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创建工作,完善民族团结进步“九进+N”创建模式,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拓宽创建覆盖面,提高群众参与度,着力创特色出亮点,全力做优民族团结“松潘品牌”。一是纵深推进创建工作全覆盖。制发《关于进一步细化民族团结进步福地建设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实行重点任务县领导包干制坚持将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宗教活动场所等作为主阵地,巩固军(警)、景区、铁路等行业创建成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细胞工程”,推进创建进社团组织、进宾馆饭店、进超市商店、进机场车站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全力支持,创建覆盖率达100%。二是精益求精示范打造显特色。树立精品意识,全县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先进)单位4个,州级示范(先进)单位184个,县级示范(先进)单位214个单位48个单位已纳入2020年州、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先进)及教育基地创建规划。打造了以进安镇、县公安局、县医院、城关小学等基层单位为重点的46个示范点,全力推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安模式”,规划展现“三线十点”特色亮点,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排头兵”三是立足常态典型评选规范化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严格落实“一年一表扬五年一表彰”制度,2019年评选表扬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个、模范个人30个,荣获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7个、模范个人14个,申报阿坝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优秀集体14个,优秀个人71个,进安镇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示范带头促团结的氛围蔚然成风四是追求实效“互观互检”机制化“县与县”学习取经平台,接受省级观摩2次,州级4次,县级8次,搭建“乡与乡”互动观摩通道,召开全县性观摩会2次,各单位自发观摩14次,创建单位借助外力学新知、找办法、寻路子取真经借鉴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全面提升了整体创建水平。2019年作为阿坝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验收点位接受国检,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跨越发展新局面。

四、落实民族政策,提升民族事务的治理水平

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工作重在平时、抓好平常,不断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一是坚决落实法治保障。深化“法律七进”,成功创建州级法治示范县、州级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14个、州级法治示范乡镇8个、州级依法治村(社区)示范村2个、省级法治示范校1个、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1个,建成全国首个藏汉双语示范庭审,形成全社会人人知法守法,为民族团结进步保驾护航的局面。二是依法治理民宗事务。深化“三勤三通三落实”工作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寺庙”活动,巩固提升省级6座、州级29座、县级31座文明和谐平安寺庙创建成果,规范人员、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制度,进中华视觉形象建设进寺庙,发挥宗教界在生态保护、环境整治上的正能量,正确引导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组建调解组织290个和专兼职调解人员1031人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各种矛盾纠纷2019年,调解纠纷356件,调处成功351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6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是重视培养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干部培养,把培养选拔民族干部与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对民族干部实行全面培养、多形式选拔,造就了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族干部队伍目前,全县少数民族领导干部375名,占领导干部总数70.1%,少数民族一般干部2091名,占一般干部总数64%。

五、创造社会条件,打牢交往交融的团结基础

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树立“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信念,断夯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一是建立嵌入式社会结构。落实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制度,全县各级干部与15692户农牧民群众、1089名宗教界人士结对认亲,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情”等群众性联谊交流活动,切实增进了各民族间感情交流。文旅融合发展为平台,以民族团结进步“进景区”活动为突破口,推进景区提档升级,鼓励各族群众在内地和藏区双向流动,逐步实现空间嵌入到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嵌入的转变。紧抓“安徽援建”“东西部扶贫协作”“大邑援建”等机遇,深化交流合作,注重项目推动、智力联动、就业带动、社会互动,创新实施“千人技能培训、百户劳务输出”工程,360名群众赴内地及沿海务工就业,帮扶地区和单位分批次选派468名干部赴县支援灾后恢复重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在共学共事中深化本地与外地、汉区与藏区的交流、理解与认同。金坑坝社区、大巴山村等村社均形成了一幅“四族一街居、风格迥相异”的各民族交融相处美丽风情画卷。二是各民族间架起交流交往桥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覆盖率达100%,民语老师用汉语教学率达100%,切实保障了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全面规范藏文社会用字管理,设立“热情服务暖民心”藏汉双语服务窗口44个,川主寺第一小学、毛儿盖中心校等13所学校推广沿用藏语“一类模式”教学方式,行政办公标识标牌、文件头字、广告牌、单位公章等标准运用藏汉双语率达80%以上。把尊重各民族饮食、服饰、住房婚丧嫁娶、信仰禁忌等风俗习惯,写进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团体章程,鼓励带动群众举办木朗节、花灯会、格萨尔赛马会等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成为地域性民族文化品牌。三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把加快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始终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全力打好“六场硬仗”2019年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5144名少数民族贫困群众摘掉穷帽、收获幸福。深化交通大会战,稳步推进重大项目,高质发展农牧业,全力推动“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各族群众在同心共建新家园的实践中,凝聚形成了互亲互助、团结奋进的强大向心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全域旅游,实现旅游总收入32.8亿元稳步推进“五险统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110%100% 持续抓好义务教育保障,全面推行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落实“三免两补”、藏区“9+3”等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藏羌回汉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中不断增强。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2020年我县将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坚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目标,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举措,以民族团结进步“九进+N”为抓手,深入开展“五学五比五争五美”主题活动,广泛组织各族群众,凝聚各方力量,全面深化县、乡、村“三级联创”,切实提升规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等地标元素,抓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评选表扬,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大力发扬藏、羌、回、汉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引导全县干部群众树牢“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