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松潘 / 文化旅游 / 民俗文化

第二届羌族多声部毕曼歌节展现松潘原生态古歌魅力

发布时间:2019-07-24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为更好传承和弘扬羌族传统文化,促进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项目实施,本着“还俗于民、还节于民”的理念,7月15日,松潘县小姓乡大尔边村隆重举办羌族多声部毕曼歌节系列活动。活动以“传承羌族多声部民歌,展示古老的泥莎史诗”为主题,依托百花娄森林公园现有景点,依仗羌族特有多声部古歌传唱方式,牢牢抓住羌族多声部古歌魂与根,以羌族古老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舞台演出表现形式,再现原生态古歌“祭、出征、开坛、酒歌、尼莎、山歌、萨朗”等。将以往演出观赏性转变为参与性高、互动性强的节日盛会。重现毕曼歌节欢乐氛围,展现震后羌族儿女生活欣欣向荣,松潘一派祥和景象。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的记载。根植于社会生活的羌族多声部民歌是长期农耕生产、生活的群体方式中逐步形成发展而来,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其文化的传播也仅靠口传的形式,因而羌族多声部民歌成为羌族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2008年6月7日,松潘县羌族多声部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现仅存于松潘县小姓乡、镇坪乡与茂县太平乡少数羌族山寨。调查了解,收集整理羌族多声部民歌有三百多首,几个羌族村寨近三千人,能掌握二百首的只有1人,50岁以上的还能熟练演唱几首,50岁以下的基本掌握不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声部将频临失传。 

  近年来,松潘县为保护传承羌族多声部,通过举办松潘羌族多声部毕曼歌节,保护传承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声部。展示底蕴深厚的羌族文化,展现羌山儿女昂扬向上的精神风采和灾后精神家园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促进松潘文化旅游结合共同发展。中共松潘县委宣传部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