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松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潘县生态农业创意园建设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7-12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松府办发〔201944

 

松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松潘县生态农业创意园建设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各部门:

《松潘县生态农业创意园建设方案(2019—2022年)》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松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711

 

 

 


松潘县生态农业创意园建设方案

2019—2022年)

  

为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扎实推动三产融合,五园支撑部署落地落实,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号)、《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意见》(川委发〔20191号)、《科技部  农业部  水利部  国家林业厅  中国科学院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国科发农〔201830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川办发〔201780号)和《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认定评分标准》(川农领〔20188号)精神,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建设思路

始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产业振兴为核心,以三产融合为建设指引,以农业六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市场化、组织化、生态化)为着力点,以农业创意为核心,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立足特色优势产业,融合文化旅游,形成产业集群,构建产前、产中、产后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健康等创意产业相结合,通过创意生产、创意生态、创意生活,奋力推进我县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在科学制定园区建设规划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提升和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引导企业在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前提下主营产业发展,鼓励企业根据消费市场需求创造性地开发优质特色农旅产品,有效提升农业价值和产值。

    (二)以农为本,三产融合。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牧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以农业为本底,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着力提升农业附加值。

   (三)创新驱动,激发活力。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积极助推金融保险等业务服务农业发展。引导社会投资,促进科技、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聚集,激发园区发展动力和活力。

    (四)绿色发展,生态友好。把握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红线,发展绿色农业。鼓励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行农业清洁生产。高度重视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实现三品一标全域覆盖。

    三、建设目标

    2022年,力争把生态农业创意园建设成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或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县生态农业创意园为“1+5”布局,形成以农畜产品加工为龙头,带动农牧业种养发展的模式。即1个松潘县绿色生态园和5个特色农牧产业园区:松潘藏红花椒主题公园、川主寺南山松贝农业花园、水晶高原生态蔬菜园、红土藏香猪牧园和圣地花海。辐射带动全县香料产业、中药材产业、蔬菜产业、畜牧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现乡村旅游业提档升级、全面发展。园区花椒、大蒜等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0.5万亩,熏衣草种植达到0.3万亩以上,以藏香猪为代表的畜禽养殖达到畜草平衡合理数量。以花椒为代表的香料产业和以贝母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比例达90%以上。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和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完善,良种良法良机配套,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全覆盖。园区农产品初加工率达80%以上,精深加工业提质增效,市场流通、冷链储运设施健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无公害及以上农产品生产实现全覆盖。园区土地规模经营率高于全省10%以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园区农牧户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以上。

四、重点任务

    (一)科学规划园区布局和产业结构。立足多样化生态、立体式空间和差异性气候特点,按照最适、最优、有特色原则,将我县生态农业创意园按“1+5”布局,即以松潘县绿色生态园为统领,辖五个产业功能区。包括松潘藏红花椒主题公园,川主寺南山松贝农业花园、水晶高原生态蔬菜园、红土藏香猪牧园和圣地花海。

    松潘县绿色生态园(即四川青藏高原农畜产品加工集中区)是州政府批准设立的农畜产品加工园区。将该园区作为农业创意园的核心区,旨在强化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效应,确保以工促农。进一步完善绿色生态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瞄准我县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加工业产业结构,壮大企业市场竞争力,带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

   松潘藏红花椒主题公园(香料歧路)以镇坪乡为轴心,沿213国道延伸通过小姓乡、镇江关乡至岷江乡龙潭堡村,涵盖415村,以藏红花椒为主导产业,连片面积到达1万亩以上。其中主题公园以镇坪乡解放村为中心,利用成熟花椒基地和优美自然山水,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运动健身为一体的花椒主题公园。

    川主寺南山松贝农业花园(南山提篮)主要布局在川主寺镇八十沟村,辐射山巴乡见培村、长沟村,连片总面积超过0.4万亩。以种植和研发松贝为主,发展大黄、秦艽、芍药、羌活、山葵等中药材产业。借势九黄路旅游黄金线和八十沟村延绵起伏的自然地貌风光以及南山自然村落等浓郁藏式文化元素,创立新型业态,培育花海基地,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建设乡村振兴典范。

    水晶高原生态蔬菜园(水晶菜根香)以水晶乡水桶村、祁命村为主,适度扩展至川盘村、寒盼村,跨过岷江至川主寺镇漳腊一、二、三村,连片面积超过0.5万亩。以引进良种良法为抓手,推广有机肥替代、农药减量化等生态种植技术,发展松潘莴笋+大白菜、土豆、大蒜等特色高原生态蔬菜基地,提升蔬菜产业增值收益。

    红土藏香猪牧园(斑驳牧园)以红土乡红土村、卡卡村、热窝村、木西村为核心,辐射至红扎乡、燕云乡,依托热务沟红土片区俊朗绮丽的自然山水风光、红顶石墙藏式民居与绿色屏障交相辉映的眼球冲击、香猪马羊散布山丘街道充满动漫趣意的独特形态,打造牧场兴旺、产村一体、游客如云的现代化农牧园,全力打造斑驳红土乡村旅游品牌。

    圣地花海依托现有以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为主的模式,继续做大做优以薰衣草为本底的旅游观光园。进一步丰富旅游观光业态,将文化和艺术创意植入熏衣草基地,把园区打造成全省生态观光农业精品示范区。

    以生态农业创意园为标杆和示范,全力补齐松潘农业短板,辐射带动全县其他乡镇农业逐步走上现代农业道路。重点做大做强松潘花椒、松潘贝母、松潘莴笋、松潘藏香猪和熏衣草观光5大农业品牌,引领其它区域农牧业逐步实现农业六化,努力建设全省农业强县。

    (二)发展园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完善和提升青藏高原农畜产品加工集中区基础设施,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和引导优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引进、设备升级等多种技术手段,大力推进园区生鲜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筛选分级、清洗烘干、包装贴牌等产地初加工设施,鼓励农牧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以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精深加工。以园区管理平台为统揽,瞄准成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农超、农社、农商、农产品直销等产销对接,建立通畅的销售市场。加快建成电商孵化园,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和特色农产品开展线上营销和线下体验一体化经营。加快建设冷链仓储体系,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行业。

    (三)推进园区标准化生产和品牌营销。扶持和培育园区生产经营业主,通过市场化的模式鼓励园区各类业主扩大种植面积,提升产品质量。各分园区要明确带动能力最强的业主作为龙头,引领其他业主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1+5”园区全域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生产、采收、储藏、运输、加工全程标准化。推广运用北定关羌活基地标准化模式,大力培育从业人员的标准化素养,实施标准化培训进农牧民夜校,进管理目录,进田间地头,进工厂车间,最终实现让习惯符合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培育出一大批新型职业农牧民。创建园区农业信息化服务,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园区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全部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全程可追踪,确保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创立松潘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支持塑造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大力培育园区主导农产品,强化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推行三品一标认证,完善企业质量认证,实现园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覆盖。

    (四)培育园区新产业新业态。充分挖掘藏、羌、回、汉乡土人文、农牧传统、青山绿水等特色资源,推进园区农业与旅游、文化、科技、休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聚焦网络经济,培育新型业态。推进园区产业基地景观化建设,打造休闲农业景区景点、农业主题公园,培育休闲农业专业村。重点拓展花椒、松贝和藏香猪产业的循环经济、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网红效应等放大功能,放大园区综合效益。

    (五)完善园区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园区各类主体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稳定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各类主体与农户之间通过订单合同、股份合作、保底分红等联农带农方式,形成农牧民直接受益、股份受益、综合受益等受益模式。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中办发〔20198号)要求,建立互惠互利的共赢机制,形成农牧民深度参与二、三产业发展,充分享受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机制。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资源,加强和完善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选好带头人,保障农牧民利益。

    (六)强化园区科技支撑。发挥园区管理平台的作用,聚集绿色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环节,加强园区与省农科院、省林科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天一学院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支持全国科研院校在园区建立科研机构、专家大院、实验基地。加大科技对园区农业产业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大力培育园区业主科学种养能力。继续发挥驻村农技员的作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近距离、快速度服务园区科学种养。

    (七)健全园区管理机制。将松潘县镇江关生态产业园区管委会改名为松潘县生态产业园区管委会,为农业创意园主管单位,扩大工作职能范围,统筹协调落实政策措施,做好园区经济管理、投资服务和监督检查。管委会下设园区管理平台。园区管理平台可以是民营园区管理服务公司,也可以是农业合作总社或农业协会,承担园区各项专业化事务,包括园区整体的标准化建设、品牌创立和营销、科技服务与成果推广、产品销售与市场拓展、生产组织与金融服务等,推行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梳理五大农业分园组织化现状,依托各分园区牵头的公司或专合社,鼓励分园区业主横向联合,成立龙头合作联社或龙头公司。鼓励引进符合产业定位的有实力的企业落户园区,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各分园区业主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园区管理平台纵向联合,参与园区各项事务。在确保农牧民利益的前提下,园区管理平台与各分园区业主的利益联结机制可自行协商,其承担的公共事务或政府职能事务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管委会发挥好桥梁、指导和监督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农业创意园的组织管理,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编制园区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加大对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大力推动园区建设。县农业部门和园区管委会牵头制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组建和完善专业化园区工作平台,及时总结园区建设管理好做法、好经验、好模式,充分发挥园区示范作用,引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二)强化政策支持。整合中央、省、州专项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及省内对口帮扶、全域对接、千企帮千村等各级各类资金,拓宽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投入渠道,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各级专项政策支持农业园区建设。创新政府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方式,通过设立基金、融资担保、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方式,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对公益性工程和项目,采取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建设、管护和营运。切实保障生态农业创意园合理用地需求,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生态农业创意园建设。制定农业创意园产业发展激励办法,引导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项目落户园区,早日形成全县叫得响、信得过的农产品。

    (三)创新金融服务。加强园区信贷、担保、保险等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研发、旅游、文化等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综合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园区业主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发适合园区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产品,开展特色信贷服务。充分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两权”“两证一社抵押贷款试点,鼓励符合条件的园区业主通过股权交易、公司债券等方式融资。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特色农业保险产品,探索开展农产品价格指数等综合收入保险,推动涉农抵质押担保方式创新。

    (四)强化人才支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专业教育,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力度。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知识产权入股和参与分红等政策,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服务。

    (五)加强监督管理。坚持园区建设以农为本方针,始终将农牧民致富增收作为核心要求,把做强我县农牧业、推动农牧业驶入现代农牧业道路作为核心目标,坚决防止园区建设非农化。要根据我县实际规划和建设农业创意园,坚持三产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产业集群。相关管理部门要沉下身子,鼓励和监督园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踏踏实实朝着省级农业园区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