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松潘县国家级非遗羌族多声部民歌工作室在成都航院成立

发布时间:2022-06-13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66日,在我国第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非遗”进校园暨“国家级非遗羌族多声部民歌”传承与创新工作室揭牌仪式。

松潘县小姓乡羌族多声部民歌非遗传承人“毕曼组合”以及校团委、各二级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揭牌仪式。

松潘县小姓乡党委书记白李江“国家级非遗羌族多声部民歌”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从去年成都航院与小姓乡开展的线上非遗进校园活动,到今天的非遗传承与创新工作室建成落地,都是成都航院践行文化育人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弘扬民族精神、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成都航院负责人“国家级非遗羌族多声部民歌”传承与创新工作室揭牌,并为包括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郎加木、省级传承人“毕曼组合”(泽旺仁青、格洛扎西)、成都航院王姝、陈子霓、黄雅萍等在内的6位工作室导师颁发聘书。

“毕曼组合”现场演唱了羌族多声部酒歌《嗯》,成都航院民族合唱团的同学们也集体演唱了羌族多声部民歌《妮莎》,令现场师生啧啧称奇,纷纷表示被其时而抑扬顿挫、低吟浅诉,时而奔放激越、波澜壮阔的天籁之音所震撼。

据悉,羌族多声部是羌族最古老的、无伴奏和声的原生态、古声部民歌,是羌族文化遗产中最富有特色的文化形式,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仅存于阿坝州松潘县小姓乡与镇坪乡和黑水县的少数羌族山寨等。羌族多声部民歌均由二声部构成,依据不同的歌唱场合和社会功能,可将其大体分为山歌、劳动歌、酒歌、风俗歌和舞歌五类,其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史中无多声部的空白。以“毕曼组合”为代表的羌族多声部传承人在央视第十二届青歌赛中荣获原生态唱法铜奖,并多次在全国和11个国家进行巡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